一、背景情況
自2021年湘潭市入選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以來,全市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工作,按照《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城市試點方案》任務部署,在“四區一地一圈一強”建設總指揮部下設立校地企合作項目協調指揮部,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牽頭推進湘潭醫衛職院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湘潭市“551”創新人才教育培養工程等11個校地企合作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支持全市校企在科研投入、校企合作、項目建設、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深化合作,不斷推動全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二、主要做法
1.政策引領完善發展機制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駐潭高校與地方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湘潭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關于深入開展“三高一創”行動 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服務“三高四新”戰略的實施意見》《湘潭市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相關政策,從優化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技能人才的適應性出發,支持職業院校深度對接企業、行業和產業鏈,推動職業教育和企業經營深度融合,助力產教融合發展形成新格局。同時,各相關市直單位密切關注職教發展、加強政策傾斜、落實政策舉措,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2022年,市人社局根據《湖南省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的通知(試行)》要求,將納入政府補貼目錄的企業類培訓工種由38種擴大至497種,解決培訓低端化、就業轉化率不高的問題。
2.聚焦實訓提高教學質量
實訓基地的建設既有利于學生掌握過硬本領適應社會需求,又有利于企業獲得技術熟練的員工、縮短用工磨合期。各職業院校積極推進實訓基地建設,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于2021年投資9000萬元啟動綜合實訓大樓建設項目,在建設實訓樓的同時學校引進中惠時代口腔等6家企業投資5600萬元共建了口腔醫學等7個專業共計4200平方米的校中院(廠),共同打造出真實、專業的實訓場景,有效地解決了專業知識與技能相分離的問題。湖南理工職院2017年投入8979萬元建設公共實訓基地,自2020年投入運營以來,開展實習實訓、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競賽等共30794人次,充分發揮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介紹的主導作用,彌補社會辦學的不足。湘鄉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自2016年起,學校共投入7000萬元建設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由學校提供廠房,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共建產教融合生產性實訓基地,形成“廠校一體”的產教融合辦學模式。
湘潭醫衛職院綜合實訓大樓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實訓基地
湘鄉一職整車實訓室
3.需求導向實現產教對接
湘潭市作為全國首批17個現代學徒制試點城市,以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為突破口,積極探索“校企共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招生與招工方案,學校與企業、家長簽訂訂單培養和就業協議,實行訂單培養和協議就業。目前,湘潭醫衛職院全校70%的專業已實現訂單培養模式,湘潭市六醫院“醫養訂單班”、湖南普親老齡發展有限公司“普親訂單班”、益豐大藥房“益豐班”等形成多個定向培養就業協議;此外,還有德國舍佛勒(湘潭)培訓中心與理工職院等院校組建的“舍弗勒班”,海信集團與工貿中專、生物機電組建的“海信班”等,借鑒制定湘潭特色的“定崗雙元”培養模式等,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當前湘潭職業教育的基本形式。
舍弗勒崗位師傅為學徒講授數控技術
舍弗勒培訓中心教學現場
4.數字賦能拉近校企距離
數字經濟時代為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變化,產教融合跟隨流量的浪潮才能推動經濟加“數”前行。湘潭市數字經濟孵化基地主推的校地企合作項目湘潭市軟件與大數據技術應用創新中心、湘潭市V視頻與網絡直播產教融合基地已吸引圳競高文化等24個數字經濟類企業(項目)入駐,2022年總產值達到7000余萬元,實現稅收近300萬元。去年基地成功獲批省雙創示范基地、省數字應用與創新科普基地、省眾創空間、湘潭市鄉村振興電商服務與培訓基地、湖南智造強省產教融合專項獎勵項目,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的華麗蝶變。“將基地建在校園、引企業辦在基地、把課堂設在企業,幫人才就地安置、促成果就地轉化”的數字經濟孵化新模式,打破了學生“學習”與“實習”的界限,銜接了學生“畢業”和“就業”的空擋,幫助了企業實現從“到處招人”到“就地選人”。
湘潭市數字經濟孵化基地(外景)
湘潭市數字經濟孵化基地(內景)
5.專技競賽提升技能素質
湘潭市積極開展各種專技競賽,促進職業教育專注技能教學質量和提升學員技能素質通過賽事培養和選拔更多高技能人才和蓮城工匠,在全市職教領域營造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氛圍。2021年9月,湘潭市舉辦首屆職業技能大賽,300多名選手在包括了汽車技術、CAD機械設計、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在內的15個項目展開角逐;2022年11月,湘潭市舉辦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全市14所職業院校500余名參賽選手在財經商貿等8個大類35項傳統賽項及數控加工技術(數控車)、移動融媒體制作與運用2項特色賽項展開競爭。2022年7月,在全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中,湘潭技師學院選手、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選手、湖南省經濟貿易高級技工學校分別在“裝配鉗工”“移動機器人”“動漫制作”三個賽項獲得金牌,物聯網技術、育嬰員、社會體育指導員(健身)三個賽項獲得銀牌,電氣裝置建模等4個賽項獲得銅牌,另外有31名選手獲得優勝獎。在2023年3月的“楚怡杯”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湘潭各職業院校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湘潭市首屆職業技能大賽(湖南國防職院賽點)
湘潭市首屆職業技能大賽數控銑控項目比賽現場
湘潭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開幕式現場
湘潭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電子商務技術項目比賽現場
湘潭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數控加工技術項目比賽現場
湖南省舉辦全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湘潭代表團誓師大會
湖南省舉辦全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裝配鉗工”金牌選手袁波
“楚怡杯”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湘潭工貿中專部分獲獎選手
“楚怡杯”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湘潭醫衛職院部分獲獎選手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現代學徒制試點促進校企深化合作。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學校和企業能夠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共同制定課程和培養計劃,有針對性地培養市場需要的專項人才,并且通過共建實訓基地把生產流程引入校園,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既能逐漸適應工作狀態,確保學生在學校和企業之間的銜接沒有任何阻礙。通過辦企入校、引企入校以及與企業合作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將教育、就業制度與企業生產、用人制度有機結合,學校學習過程與企業工作過程相互融合的“校企雙制”的實踐機制、路徑、策略和方法,基本形成了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共育、工學一體的辦學格局和培養模式。
二是勞動力良性流動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具備專業技能的高素質勞動力源源不斷地從職業院校流入企業,保障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能夠有足夠的技術力量維持高效率生產,不用為招工和技術生疏、效率不高等問題發愁;另一方面,高素質勞動力的涌入也為企業改進生產流程、制造工藝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在勞動力良性流動的支持下,湘潭市2022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40%以上,位居全省第一;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5%,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0%;10條工業優勢產業鏈規模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8.6%。
三是優質職教服務持續提升社會認可度。近幾年,全市在職教領域的持續性投入,改善了職業教育低端、低質、低能的氛圍,從實際出發、從需求出發、從服務出發重新塑造職業教育的內涵和風貌。如今職業教育專注實用技能的培養和未來就業的規劃,腳踏實地的作風已經讓湘潭社會逐漸摘下有色眼鏡,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職業教育的意義和用途。近幾年全市各學徒制試點學校畢業生本地就業率保持在80%以上,對口就業率達94.5%,中職學校招生至7月中旬基本招滿,形成了企業點贊、學生認同、家長叫好、學校滿意的多方共贏局面。
四、經驗總結
一是堅持政策引導,推進產教融合深化發展。一方面,產教融合雖然是市場大勢所向,但是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需要政策支持和引導,指引方向、規范行為、刺激發展,使產教融合這一行為更好地服務于經濟、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群眾。另一方面,產教融合相關政策如果不能轉化成實際舉措,就是看得見摸不著的空中樓閣,只有正確把握導向、認真部署實施,才能確保高校育有所需、學生學有所成、企業需有所得。因此,必須通過切實可行的政策引導各個層面共同建立健全產教融合的運營體系,產教融合才能在當前社會框架下有效運營,產教融合中的學校、企業和學員三方才能形成有效銜接、高效運作。
二是立足產業發展,推動產教融合落實落地。湘潭市在制定產教融合相關政策時,充分考慮湘潭產業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圍繞全市傳統優勢產業、新型優勢產業、現代服務業及緊缺職業(工種)開展產教融合工作,力求鞏固傳統產業基礎、拓展新興產業賽道和優化現代服務供給。湘潭作為老工業城市,以鋼鐵和機電為代表的傳統產業優勢明顯,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湘潭市“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為滿足城市產業發展需求,湘潭市加大力度支持裝配鉗工、數控車、數控銑、電工(維修電工)、CAD機械設計、育嬰師、養老護理等專業的職業教育,培養出最適應湘潭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建設的技能人才。伴隨著數字經濟的崛起,湘潭市也通過建設數字經濟孵化基地將賽道拓展到數字領域,探索出“將基地建在校園、引企業辦在基地、把課堂設在企業,幫人才就地安置、促成果就地轉化”的數字經濟孵化新模式,推動將湘潭的科教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三是緊跟需求導向,助力產教融合適應市場。一方面湘潭各大高職院校紛紛開展學徒制、訂單班模式,針對市場需求量身定制專業人才,鼓勵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支撐學生職業技能培育需求,營造高度職業化教學氛圍,為學生提升技能水平、適應工作環境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湘潭市把市場稀缺職業技能、產業發展急需技能納入技能大賽,把技能大賽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職教資源向特定領域傾斜,共同努力推動職教培育不斷適應產業需求、市場發展,使學生畢業即能上崗操作,為企業縮短員工培育時間,助產業鞏固基礎鑄就優勢。(圖文 湘潭市發展改革委)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